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,如何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已成为每个网民需要掌握的技能。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,小编将为您揭示构建健康上网环境的系统性方法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。我国明确规定,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。根据国家网信办最新数据,2023年全国共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超过12亿条,这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维护网络清朗空间的决心。

要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,可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:
第一维度是技术防护层面。建议用户安装具有实时防护功能的安全软件,目前主流的防护工具如360安全卫士、腾讯电脑管家等,都具备网址过滤和内容识别功能。同时可启用浏览器的安全模式,如Chrome的增强型安全防护功能能有效拦截可疑网站。
第二维度是认知提升层面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,62%的网民曾误点过不良信息弹窗。因此需要培养辨别能力,例如识别虚假下载按钮、警惕诱导性弹窗广告、核实网站备案信息等。建议用户养成访问正规平台的习惯,如国家网信办认证的"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”就是可靠的信息源。
第三维度是家庭教育层面。针对青少年群体,家长可通过路由器的家长控制功能设置上网时段限制,华为、小米等品牌路由器都具备该功能。同时建议开启运营商提供的绿色上网服务,目前三大运营商均提供免费的内容过滤服务。
在内容选择方面,建议优先选择获得网络视听许可证的正规平台。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显示,截至2023年底共有247家合规平台,包括优酷、爱奇艺、腾讯视频等头部平台。这些平台不仅内容质量有保障,还能提供4K超清、杜比音效等优质观影体验。
针对常见的网络使用困惑,我们整理了几个典型问题解答:
问:如何辨别网站是否合法?答:可通过工信部备案查询系统核验网站备案信息,同时注意网站是否悬挂ICP经营许可证编号。
问:发现不良信息该如何处理?答:立即关闭页面并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,该平台支持网站、APP、短信等多种举报方式。
问:手机端如何设置防护?答:安卓用户可启用"数字健康”功能,iOS用户可使用"屏幕使用时间”,两者都能实现应用限制和内容过滤。
构建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作为普通网民,我们既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,也要积极参与网络环境治理。通过选择合法平台、善用技术工具、培养良好习惯,每个人都能成为健康网络生态的共建者。